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,是促进国家基本公卫服务逐渐平均化的主要内容,是对医药和卫生体制进行强化改革的重要工作。是国家面向全国城乡居民的主要健康问题,以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、慢性疾患者为主要人群而免费提供的最基本的公共卫生服务。开展基本公卫服务所需的项目资金主要由当地政府承担,城乡居民可以直接受益。下面,就让我们一同来看一下,国家全面推行的十四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具体内容吧!
一、建立居民健康档案
各地政府和相关责任机构,在人们自愿与积极引导的基础上,为辖区居民建立免费的、统一的、规范的居民健康电子信息化档案(主要包括居民基本信息、平日里的主要健康问题及卫生服务记录),并对健康档案及时更新,妥善管理。建立档案过程中,要以儿童、孕妇、老年人、慢性病患者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等为重点人群。
二、健康教育
向辖区居民提供免费的健康教育宣传和咨询服务,主要包括基本健康知识技能、优生优育、传染病预防及辖区内重点健康问题等内容,并发放健康教育宣传手册,定期维护和更新健康教育宣传栏、开办健康知识讲座,举行公众健康咨询活动及定期义诊等等。
三、预防接种
为辖区内所有适龄儿童免费接种国家免疫规划疫苗,包括而不限于乙肝疫苗、卡介苗、脊髓灰质炎疫苗、百白破疫苗等,同时,开展自费疫苗的接种服务。发现、记录并报告预防接种过程中出现的疑似异常反应,并协助各地相关部门调查处理。
四、零到六岁儿童健康管理
为零到六岁儿童建立免费的儿童保健手册,积极开展新生儿访视及儿童健康保健管理。婴幼儿出生后便可以在家中享受到医护人员上门的访视服务。同时针对辖区内儿童的不同生长发育阶段,为其提供发育评估、体格及辅助检查、健康指导等服务内容。
五、孕产妇健康管理
结合当地实际情况,为孕产妇建立免费的保健手册,在怀孕期间的孕产妇,可以享受到三次免费的保健服务,以及产后至少2次的访视和健康检查服务。其中,孕产妇在接受初次产前保健时,可以得到相对比较全面的健康检查服务,包括一般健康检查、妇科检查、以及血常规、尿常规等检查。
六、老年人健康管理
对辖区内符合要求的老年人进行登记管理,65周岁及以上的老年人每年可以获得1次免费的健康服务,包括老年人的日常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、体格检查、辅助检查以及健康指导等。其中,辅助检查包括肝功能、肾功能、血尿常规、空腹血糖、血脂、B超、心电图等。
七、慢性病患者健康管理
慢性病,指的是原发性高血压及2型糖尿病等多种发展缓慢的疾病,辖区对35岁以上的人群,通过门诊首诊的方式测量血压和血糖,对确诊的原发性高血压和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登记管理,并每三个月至少提供一次面对面的随访,每次随访时,都要认真的询问患者病情,进行体格上的检查,并在用药、饮食、运动、心理健康等方面进行指导。辖区要每年对管理的慢性病人群进行免费的健康体检,内容包括身高、体重、血压等测量,并免费进行一次空腹血糖检测。
八、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
对辖区内确诊的患有严重精神障碍的人群进行登记管理;在专业机构的指导下,对居住在家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随访治疗和健康指导。辖区要每年对管理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进行一次免费的健康体检,包括身高、体重、血压、空腹血糖、血常规、转氨酶,肝肾功能,尿常规及心电图等检查。
九、肺结核患者健康管理
积极开展结核病患者健康管理服务,实行可疑结核病患者推介转诊,对确诊的患者进行随访管理,监督其按照规范进行服药。
十、中医药健康管理
积极应用中医药方法重点为辖区六十五岁及以上的老年人和0-36个月龄儿童提供保健、疾病预防等健康指导。并通过中医体质辩证法对老年人进行体质辩证分型,针对不同体质人群进行精准的保健指导。
十一、传染病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和处理
及时发现、登记并报告辖区内出现的传染病病例,并参与现场疫情处理。开展结核、艾滋等传染性疾病的知识宣传和防治咨询服务,配合上级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对非住院结核病人、艾滋病人进行治疗管理。
十二、卫生计生监督协管
主要提供食品安全信息报告、职业卫生咨询指导、饮用水卫生安全巡查、学校卫生服务、非法行医和非法采供血信息报告、非法性别鉴定等卫生计生监督协管服务。
十三、免费提供避孕药具
通过计划生育自助发放机等形式,向本辖区的居民免费提供避孕药具等服务。
十四、健康素养促进行动
健康素养是指个人通过各种渠道获取和理解基本健康信息和服务,并运用这些信息和服务作出正确的决策,以维护和加强自身健康的能力。通过促进和提升居民健康素养,加强居民对自身健康的维护意识。